9月30日上午,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的师生们走进南星街道新打造的“心钥・梦想家”,开启了一场以“生活 + 融合”为核心的实践课堂。作为杭州市融合教育先行园,此次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多元互动的平台,让他们在与幼儿残疾人之家居民的交流中,于生活场景里学习技能、感受温暖。
在“心钥・梦想家” 的种植区,蓬勃生长的蔬菜、藤蔓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老师们结合实物,细致讲解种菜的基本流程:从辨别蔬菜种类,到翻土、播种的技巧,孩子们听得专注,还时不时伸出小手,小心翼翼地触摸叶片,感受植物的生机。
当接触到滴灌技术时,孩子们的好奇心彻底被点燃。“水怎么‘走’到植物根里呀?”“这样浇水为什么更省水?” 带着一连串疑问,他们围在滴灌装置旁,认真观察水流的轨迹,听园长妈妈解析节水灌溉的原理,感受科技与生活的联结,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
温暖互动,让融合自然发生
孩子们见到幼儿残疾人之家的居民时,纷纷主动挥手打招呼:“哥哥好!”“姐姐早上好呀!” 稚嫩的问候像阳光一样,瞬间让现场充满暖意。
小朋友还和居民、特需人士一起采摘,主动把刚采摘的、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小辣椒递到一位小妹妹手中,小脸认真说:“妹妹,送给你!”,孩们在生活中学会分享,学会互助。
童言童语,藏着融合的纯粹
活动后,孩子们围着老师分享感受。“和哥哥姐姐一起种菜,特别开心!”“他们教我认识了不一样的叶子,我也能帮他们递工具!”“姐姐笑起来很好看,下次我还想和她一起玩!” 简单的话语里,满是与不同伙伴相处时的快乐与满足,更藏着对 “融合” 最本能的接纳 —— 在他们眼中,共同劳动、友好互动,本就是最自然的相处模样。
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始终践行“生活 + 融合”的教育范式,主张让孩子从生活中汲取成长养分,在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中培育包容心与交往力。此次 “心钥・梦想家”之行,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种菜、滴灌等实用技能,更让融合教育的种子在童真岁月里悄然扎根:孩子们以真诚的问候、主动的分享,与残障伙伴搭建起温暖的联结,也在心底埋下 “平等、友善、共融” 的种子,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多元世界中,找到与生活、与他人温暖联结的“钥匙”。
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生活即课堂,融合共成长-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师生走进“心钥・梦想家”开展实践活动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